中山海外联谊会七届一次理事大会顺利召开 协会当选理事单位

2023年11月11日,中山海外联谊会七届一次理事大会在中山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哥斯达黎加、斐济、香港、澳门、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海内外理事参加大会。广东海外联谊会发来贺信,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广东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黄育振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叶红光、刘美新、吴军、冯金怡出席会议。

协会当选海联会新一届理事单位,王世民会长(左二)代表协会接受理事单位证书
协会谢法副会长(右四)代表接受理事证书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关于中山海外联谊会与中山市海外交流协会合并的决议》和《中山海外联谊会章程(修订案)》等文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海联会常务理事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美新当选为会长,协会王世民会长当选为副会长,张锦雄常务副会长当选为常务理事,游绍辉副会长及谢法副会长当选为理事,协会当选为理事单位。

协会领导在活动现场,↑其中:杨凯山永远荣誉会长(右一)、王世民会长(右二)、张锦雄常务副会长(右三)。

会议强调,新时代中山海外联谊会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团结海内外同胞,着力促进港澳人心回归、台湾民心认同、海外侨心凝聚,在实现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好海联会人才荟萃、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家乡建设,推动中山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献计献策。要不断加强海联会自身建设,加强新生代力量的培养和使用,持续优化海联会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活力、有担当、有作为的海联会队伍。要进一步丰富联谊活动,打造海联会工作品牌,在港澳台和海外不断扩大“朋友圈”“文化圈”,积极促进中外文明交往交流交融,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湾区故事、中山故事。

来源:市委统战部联络科

协会代表赴澳门出席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9月14日至15日在澳门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澳门中联办主任郑新聪、外交部驻澳门公署特派员刘显法、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郭亦乐等出席致辞。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共1000余人出席会议,协会王世民会长、张乃心副会长兼秘书长、毕武昌常务理事及澳门会员企业代表应邀赴澳参会。

本届大会以“大湾区、大战略、大交流、大发展”为主题,设置欢迎晚宴、开幕式、全体会议、议题研讨、城市推介、企业洽谈、参观考察等7个环节。围绕数字经济、绿色金融、文旅会展、互联互通等中外工商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旨在向中外工商界广泛宣介粤港澳大湾区,搭建中外工商界深化交流合作的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大会全体会议上,与会嘉宾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共促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题,就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投资机遇、人才需求等议题展开探讨。

大会还发布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工商合作澳门倡议》,形成国际工商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调研报告,为中外工商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人民网

协会王世民会长出席 “2023中国(深圳 澳门)-葡语国家经贸交流会”

近日,由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支持的“2023中国(深圳 澳门)-葡语国家经贸交流会”在澳门举办。来自深圳、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和葡语国家的企业机构代表约130多人参加活动,协会王世民会长受邀出席活动。

深圳市商务局党组成员袁晓方表示,未来深圳将结合自身所长,把握澳门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加强两地融合,加强互联互通互认,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并以澳门为主要纽带拓展与葡语国家的投资贸易,邀请参会嘉宾拓展合作、共赢未来。

深圳市宝安区副区长董哲表示,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核心、前海“扩区”国家战略主阵地,正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是湾区发展潜力巨大的良田沃土,诚邀企业家朋友扎根宝安共赢发展。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顾问李佳蓓致辞指出,中葡论坛的成立,开创了中国以语言为纽带推动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澳门是连接中国和葡语国家的桥梁,充分发挥澳门平台作用,加强中葡论坛与会葡语国家和深圳市的交流,是中葡论坛框架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活动上,深圳市商务局、宝安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和相关机构代表作了推介发言,参加活动的企业机构现场进行了充分沟通对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为契机,结合论坛20周年系列活动,主办单位专门组织了近百家有实力、有潜力、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机构代表参加。

活动打造以澳门为主要纽带,进一步加强深圳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平台。筹备近半年来,已催化、促成了一些合作。接下来,主办方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服务澳门和葡语国家(地区),为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赛道,协同发展、共赢未来,通过该新型经贸促进平台催生更多的经贸合作硕果。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是目前在澳门举办的最高政治级别国际会议,旨在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发挥澳门联系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平台作用,促进中国内地、葡语国家和澳门的共同发展。

来源: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商务

协会随“2023广东(外资)企业赴贵州经贸考察团”赴贵州开展经贸交流考察对接系列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强与贵州省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要求,10月11日至10月15日,广东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省协会)会长陈越华率领54名企业家、有关地市商务部门、商协会代表组成的“2023广东(外资)企业赴贵州经贸考察团”一行赴贵州开展经贸交流考察对接系列活动,协会汤艺弘信管宣传部长代表参与活动。此行不仅对支持贵州企业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发展,也对推动广东企业及在粤投资外资企业走进贵州投资、拓展业务,全面深化两地经贸领域交流合作等方面带来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此次考察活动得到了贵州当地政商各界的大力支持,贵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雷,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代理州长杨光杰,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龙家胜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考察团一行深入交流座谈,贵州省商务厅外国投资处处长章荃全程陪同参加了有关考察和对接活动。本次考察共举行各类活动23场,包括14场实地考察,6场对接交流会,3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10月11日至10月14日期间,考察团一行分别在贵阳、黔东南、遵义参加了“2023广东外资企业贵州行交流座谈会”和黔东南、遵义经贸交流会等重要活动,深入考察了黔东南州榕江县适时木材智能制造产业园、粤黔轻工产业园、榕江新媒体产业园、贵州村超场馆,黔东南州剑河县适时木材智能制造产业园,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贵阳比亚迪(贵阳弗迪动力有限公司),贵阳市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贵州驿达菜鸟中心仓及跨境电商,通源观山湖汽车公园,贵州珍酒厂,中国酒文化城,中天酒业等,粤黔两省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就加强产业合作、产销对接等进行了交流洽谈,取得积极成果。此外,考察团还前往了贵州省广东总商会参观交流,详细了解在贵州省投资的广东企业的投资经验。

10月12日,考察团参加广东外商企业贵州行(黔东南)经贸交流会,省协会陈越华会长在会上致辞

其中,10月13日上午,考察团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2023年广东外资企业贵州行交流座谈会”,本次会议由贵州省商务厅、广东省商务厅共同主办,贵州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雷主持会议并讲话。广东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广东省侨联副主席、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越华出席并致辞。会议的参会企业涉及食品加工、跨境新零售、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香港新华集团、多特瑞(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李锦记酱料集团、广东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等广东企业家代表;广东省商务厅、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广东省有关市(地)商务局主要领导;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贵州省贵阳市、铜仁市相关部门、有关重点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近80人参加会议。

会上,马雷首先对广东省商务厅及各商协会、企业代表到黔考察表示欢迎,向各企业、协会对贵州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及支持表示感谢,并用“一高地、二万亿经济成果、三大试验区、‘四区’‘四化’、五篇文章、六大基地”一组数字向与会人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贵州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邀请广东企业关注贵州大数据产业、外向型经济以及旅游、酱酒、黔菜等重点产业,希望更多优秀企业到贵州投资兴业,实现共赢。

省协会陈越华会长在发言时表示,贵州资源丰富、生态宜人,近年来发展之快有目共睹,在国家大战略、西部大开发及开放型经济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贵州对广东企业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现有包括汽车在内的八个万亿级产业,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货运、客运优势明显。下一步,广东省商务厅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承担职能职责,搭建政企联系的桥梁,号召广东企业走进贵州,学习贵州发展的宝贵经验,寻找更多合作机会,强化粤黔产业协作,促进两地融合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及粤黔两省高质量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

会议随后进行了推介环节,铜仁市、贵阳市招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广东省东莞市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主要负责人分别做专题推介。

10月13日下午,考察团抵达贵州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单位——通源集团旗下的通源观山湖汽车公园参观交流。随后,贵州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通源集团董事长臧奉江向考察团一行介绍通源集团多年来在贵州的投资经验,以及通源集团未来在贵州的相关发展规划。

10月14日至10月15日,考察团还组织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茅台渡口及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讲解,立体重温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纪念地是全国解放后最早一批革命纪念场地的历史,深刻感受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及红军四渡赤水实现战略转移的历史场景。

本次考察活动导向明确,重点突出,硕果累累,其带来的投资及合作效应,必将促进粤黔两地经贸交流合作。考察团企业代表们均表示,通过协会搭建的交流平台亲临当地,对贵州省开放的发展视野、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高效的政务服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代表们期待粤黔两省今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服务构建和积极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接续谱写粤黔协作新篇章,共同推动粤黔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

11月16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会议。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APEC会况及其所发挥的平台作用备受关注。

“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报道称,当地时间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闭幕,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旨在“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路透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多家国际媒体注意到,此次峰会重申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宣言强调“我们重申决心打造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包容、可预期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塔斯社则关注到APEC在促进农业可持续性方面达成的共识,指出宣言表明“我们重申农业生产力、国际贸易、节粮减损对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将加倍努力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养。”

此外,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还关注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并指出“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发展是亚太地区永恒的主题。”

“合作精神显然更加强烈”

30年来,亚太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的主旋律,锚定共同发展的总目标,坚持求同存异的好做法,使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全球发展稳定之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路透社表示,“中美关系的‘回暖’对APEC峰会领导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合作精神显然更加强烈,世界确实需要这种精神。”

在格奥尔基耶娃看来,中美元首近日的会晤是一个“急需的信号”,表明世界需要加强合作。“这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我们必须找到合作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成功。”她说。

分析指出,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底开幕,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将有助于促进应对全球挑战,特别是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上。

“APEC经济体可以一起做很多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APEC为应对全球挑战带来重要影响,并援引该国总理李显龙的话表示,“APEC经济体可以一起做很多事。”

报道还称,峰会期间,中日首脑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本着建设性态度通过磋商谈判找到解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合适途径。

分析指出,中日借助专家机制并以科学为基础化解矛盾,相信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能基本解决问题”。

路透社关注到,峰会期间中秘两国元首的会晤和友好交流。报道称,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可能的投资展开讨论。

报道还指出,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表示,由中方资助的钱凯港项目将于2024年落地,并将“极大地促进自由贸易和新的中国投资”。

来源:中新网

协会举办“2023年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业务培训会”暨“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

11月23日,为配合做好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提质扩容工作,帮助协会监测点新增样本企业信息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提升进出口企业合规经营和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协会于中山利和希尔顿酒店举办“2023年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业务培训会”暨“’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五十余家监测点样本企业参加会议。

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专家樊鸿钰女士到场做“广东省外贸运行监测调查问卷讲解“主题分享,她对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统计报表及调查制度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当天,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宣讲团派出两位涉外法律专家为到场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

广东申诺律师事务所叶蕾律师结合最新案例讲述了国际贸易货物交付及货款支付中的主要风险,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给企业做好事前防范和事后维权工作做出了具体指导。广东商达(中山)律师事务所倪桃律师则对跨境电子商务中常见的法律风险问题及各类纠纷的解决针对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和多国别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互动环节中,到场专家及律师亦对各企业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与会企业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的具体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涉外贸易维权、善于寻求选择合适的海内外律师团队来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等措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日韩合作迎来全面重启新契机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韩国釜山同韩国外长朴振、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共同出席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时隔四年,中日韩外长会再次举行,三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日韩三国便开始形成初步的合作框架。1999年,三国首次在东盟+中日韩(简称“10+3”)领导人会议上共同发表声明,标志着三国合作正式启动。200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作为独立的国际会议机制正式启动,不再附属于“10+3”领导人会议,三国合作自此更加系统和有序。经过多年发展,中日韩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环境保护、教育科技、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体系。2019年,三国共同发布了《中日韩未来十年合作展望》,确定了三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同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顺利签署。如今,中日韩合作已经成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切实服务了三国发展,造福了地区人民。

中日韩三国,在地缘上是“搬不走的邻居”,在经济上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在地区安全上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2022年,中韩、中日贸易额分别为3623亿美元和3574亿美元,日韩分别为中国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特别是RCEP签署后,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凸显,三国在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全球价值链在东亚区域内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地区安全上,尽管有域外势力的挑拨、干扰,三国之间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但中日韩早已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日韩合作发展历程表明,三国合作具有深厚基础、强劲需求、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日韩应以更进取姿态,为促进地区和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日本美化二战历史、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日韩围绕二战强征劳工受害者赔偿问题产生矛盾等影响,中日韩关系陷入困境,三国领导人会议按下暂停键。最近,中日领导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为两国关系提供了重要政治引领。韩国尹锡悦政府也努力修复中韩关系,派出韩国总理韩德洙来华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通过行动表达对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意愿。中方也表示,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同韩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做出新贡献。不难看出,中日韩合作迎来了全面重启的新契机。

重整行装再出发,重中之重是继续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精神,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及核心利益,妥处敏感问题,维护良好双边关系,为推进中日韩合作全面重启、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中日韩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应立足亚太和平发展和地区人民利益,深化区域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要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以三国合作带动东亚合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抵制将区域合作阵营化;当好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当好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当务之急是给形势降温,为重启对话创造必要条件,为此采取有意义行动。

当前,中日韩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呼声和意愿更加强烈。重温中日韩合作历程和成果,坚守初心、锚定方向,全面重启中日韩合作水到渠成。期待三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源:南方日报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与国家海关总署签署合作协议 港产食品输内地更便利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与国家海关总署11月27日签署合作协议,为符合要求的食品设立便利通关安排,以缩短清关所需时间,进一步保障香港输往内地食品的安全和促进贸易便利化。新措施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

合作协议首阶段涵盖饮料及冷冻饮品,但不包括含酒精类及奶类饮品;饼干、糕点及面包;以及糖果及巧克力三大类食品。实施便利通关安排的内地口岸包括深圳海关辖区口岸和拱北海关辖区口岸。

根据政府统计处资料,去年相关类别港产食品输往内地的出口货量共逾4,640万公斤,货值约28.8亿元,占同年输往内地所有港产食品总货值约75%、占输往内地所有港产货品总货值约12%。

环境及生态局指,合作协议有助对输往内地香港制造食品实现从源头监控食物安全,达致口岸便利通关的目标,并促进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食品贸易,深化两地在食物安全监管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合作协议涵盖的港产食品类别在确认符合特定要求后,内地海关对实地查验无异常但须抽样的食品,可在抽样后直接放行,无须等待检测结果,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本地相关生产业发展。

签署合作协议后,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将与国家海关总署继续商讨操作细节,包括食品标准、检测方法、抽样安排、官方证书式样等,并为推出相关措施作准备。

来源: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新政策新举措频出 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

近期,一系列标志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比如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启用、中外往来航班大幅增加、首列老挝粮食专列通过中老铁路入境我国等等。国内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货物流通更加顺畅,我国高水平开放正在提质增速。

多个机场口岸迎来免签旅客

从12月1日开始,我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从原先的2个增加到8个。在原来文莱、新加坡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连日来,我国多个机场口岸迎来首批免签旅客。

12月1日,在广东深圳机场,首批50余名符合免签政策的旅客顺利入境。12月2日,在广西南宁,首批54名享受免签政策的马来西亚旅客顺利办理好入境手续,开启来华旅程。

马来西亚旅客:第一次来中国感觉特别不一样,因为这一次是免签证的,所以不用浪费时间去等这个签证办理的过程,我们大家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很好,所以会有更多的马来西亚人到中国来旅行。

新政实施后,各地边检口岸也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旅客通关顺畅。

西班牙旅客:现在更好了,免签之后,入境会更快。

意大利旅客:因为新的免签政策落地后,外国人入境中国变得更为容易了,这更具吸引力,所以可能会有更多人来到你们这漂亮的国家,美丽的城市参观。

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前往中国的航班值机柜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德国旅客 莫尔: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姿态,表明中国在对外开放,游客们去中国观光探访非常方便,即使是短途过境也不麻烦。

新举措频出 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

除了六国的单方面免签落地,还有哪些深化开放的新举措呢?聚焦我国高水平开放的提质增速。我们先来看看新政策新举措的推出带来了哪些便利。

12月1日,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正式签发启用。因加入了体现国家标识的五星元素,新版永居证又被称为“五星卡”。

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 毛旭: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批准其在境内永久居留后,为其签发的法定身份证件。

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以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政务服务领域和互联网服务领域需要证明个人身份时单独使用,无须再出示其外国护照。比如,持证人可凭“五星卡”和有效护照多次出入境,无需另外办理签证或居留证件等手续;此外,在国内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以及在国内旅店住宿,都可凭“五星卡”办理有关入住手续。在全面实现线下应用的基础上,主要互联网平台应用软件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铁路12306”“交管12123”“个人所得税”等社会公共服务、政务服务领域应用软件也已将“五星卡”纳入认可使用的证件类型。

俄罗斯籍人士 索罗宁:感觉也不一样了,自己觉得好像被肯定了,承认了我们的贡献。

新加坡籍人士 赵国全:我觉得是给予我们这些在华有点贡献、也非常想要继续居住在这里人的一个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个政策是非常的好。

多次增班 中美直飞机票价格持续下降

今年来,往返国内外不仅手续更加便捷,成本也有所降低。11月9日起,中美间直飞定期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将增至每周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今年以来,随着中美间航班的多次增班,曾经“一票难求”的机票价格开始持续下降。北京直飞旧金山的机票价格由年初的1.5万元,降至暑期9000元,9月降至8000元左右,目前查看11月价格已降至6500元。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也由年初的2万元降至8000元左右。上海—洛杉矶的机票价格也由年初的1.5万元,降至目前的5000元左右,价格仅为年内最高点的三分之一。

旅客:价格也还可以,应该之前疫情的时候去洛杉矶还挺贵的,但现在应该已经到快到一半的价格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首条直飞蒙古国航线

国外航线还在持续上新,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条直飞蒙古国的航线正式开通。此条航线往返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蒙古国新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计划每周执行三个往返航班,航线的开通将更好地满足中蒙两国商务、旅游、求学等旅客的出行需求。客运线路丰富的同时,国内外的货运发展也再添动力。同样也是3日,首列满载老挝粮食的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磨憨站发车,货物在到达云南蒙自北站后发往全国各地,专列全程运行时间比公路运输会减少1至2天,运输成本也能下降20%。而且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两年来,货物运输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列。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达400列,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

如何解读近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

如何看待近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今年以来,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前十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向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出口国,通过仅仅以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有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同时,我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高水平对外开放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必需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链博会搭建全新开放平台 以开放促共赢

近年来,我国还全力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观展人数达到15万人次。515家参展商中,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参展商中,美欧企业占36%。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达1500多亿元。相关美国参展企业普遍表示,愿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扎根中国长期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有关商协会表示明年将组织更大规模代表团来华参展观展。

开放包容的共享平台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首届链博会上,世界500强和全球供应链体系龙头企业齐亮相。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张晓平: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这样的国际性的平台,链博会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样共同来促进我们整个大豆行业向着高质量的发展更迈进一步。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 张轶昊: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和韧性全世界都是公认的。在过去的12个月里面,我们在中国新开了两个工厂。

不少国际参会嘉宾表示,链博会“展链条、展生态”的方式还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 彦辞:从链博会上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发展拥有了一个非常高效、非常现代化的供应链。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投资。

国际商会秘书长 约翰·丹顿:对我们来说,链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通过它提供的开放平台,来维护供应链稳定,可以促进更大的贸易,为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高水平开放提质增速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持续不断地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美国政府首次率爱达荷州、佐治亚州、国家级农产品协会、农产品出口商等17家展商赴会。美国参展企业超200家,这是进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美国参展团。我国持续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会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带来必需的产品、技术、资金等,更有助于中国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当前,全球开放的趋势已经由关税、投资准入的边境上的领域,逐渐转向产业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政策等边境后领域。尤其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借助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利契机,对标国外先进技术和领先产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稳步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使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红利,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央视新闻

总部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中山“工改十条”真金白银促招商

10月30日,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在三乡温泉宾馆开幕。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安家落户和做大做强,中山出台了促进“工改”产业园招商十条真金白银利好政策,共涉及5大方面。

支持企业落户方面:
对于落户中山的总部企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落户奖励,鼓励购买、租赁“工改”产业园厂房。如对市外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奖励达1亿元。对实缴注册资本金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最高奖励2000万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户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支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
市财政5年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每年给予最高1500万元奖励;对数字化示范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试点建设,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使用“数字贷”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予全额贴息,3年最高贴息3000万元。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方面:
对龙头企业营收突破30亿到500亿元的,给予3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经认定后实施股份制改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营收增长30%以上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增长50%以上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上市的企业,按照上市三阶段,每阶段补助200万元。加大支持企业科研创新,对企业研发项目、创新平台最高奖励达5000万元。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方面:
我市已经构建规模达11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其中助保贷业务担保金达2.5亿元。对在我市首次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按房价的10%给予一次性购房补助,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规上工业企业提供用电用气补贴,用电最高补贴500万元,用气最高补贴300万元。至于人才补贴方面,对顶尖人才最高补贴2000万元,对特聘人才最高补贴200万元;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建设5000套人才房让人才“安居乐业”。

全方位贴近服务企业方面:
构建“中易办”企业服务体系,提供用地推介、政策服务、厂房招租、供需对接、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涉企服务,实行极简审批、并联审批、集中审批,确保项目快审、快批、快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执法环境,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全心全意为企业当好“服务员”。

同日,中山市“工改”招商平台正式发布。

可通过“中易办”小程序界面进入“工改”招商平台

为进一步拓展土地市场推介渠道,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中山市“工改”招商平台应运而生,旨在精准高效配置用地资源,助力项目安家落户。

该平台是中山创新推出的“一站式”“全景式”的线上招商服务应用,提供产业园招商、挂榜招商、工改政策、招商地图、用地推介、融资贷款、资讯动态等功能,是中山运用数字化改革手段助力重大项目招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来源:投资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