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

11月16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会议。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之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APEC会况及其所发挥的平台作用备受关注。

“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报道称,当地时间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闭幕,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旨在“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

路透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多家国际媒体注意到,此次峰会重申以世贸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宣言强调“我们重申决心打造自由、开放、公平、非歧视、透明、包容、可预期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塔斯社则关注到APEC在促进农业可持续性方面达成的共识,指出宣言表明“我们重申农业生产力、国际贸易、节粮减损对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将加倍努力实现粮食安全和营养。”

此外,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还关注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并指出“共同发展是亚太合作的总目标,发展是亚太地区永恒的主题。”

“合作精神显然更加强烈”

30年来,亚太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的主旋律,锚定共同发展的总目标,坚持求同存异的好做法,使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全球发展稳定之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路透社表示,“中美关系的‘回暖’对APEC峰会领导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合作精神显然更加强烈,世界确实需要这种精神。”

在格奥尔基耶娃看来,中美元首近日的会晤是一个“急需的信号”,表明世界需要加强合作。“这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了一个信号,即我们必须找到合作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成功。”她说。

分析指出,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底开幕,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将有助于促进应对全球挑战,特别是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上。

“APEC经济体可以一起做很多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APEC为应对全球挑战带来重要影响,并援引该国总理李显龙的话表示,“APEC经济体可以一起做很多事。”

报道还称,峰会期间,中日首脑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本着建设性态度通过磋商谈判找到解决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合适途径。

分析指出,中日借助专家机制并以科学为基础化解矛盾,相信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能基本解决问题”。

路透社关注到,峰会期间中秘两国元首的会晤和友好交流。报道称,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可能的投资展开讨论。

报道还指出,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表示,由中方资助的钱凯港项目将于2024年落地,并将“极大地促进自由贸易和新的中国投资”。

来源:中新网

协会举办“2023年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业务培训会”暨“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

11月23日,为配合做好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提质扩容工作,帮助协会监测点新增样本企业信息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提升进出口企业合规经营和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协会于中山利和希尔顿酒店举办“2023年广东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业务培训会”暨“’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五十余家监测点样本企业参加会议。

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专家樊鸿钰女士到场做“广东省外贸运行监测调查问卷讲解“主题分享,她对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统计报表及调查制度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当天,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宣讲团派出两位涉外法律专家为到场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风险防控”涉外法律专题讲座。

广东申诺律师事务所叶蕾律师结合最新案例讲述了国际贸易货物交付及货款支付中的主要风险,并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给企业做好事前防范和事后维权工作做出了具体指导。广东商达(中山)律师事务所倪桃律师则对跨境电子商务中常见的法律风险问题及各类纠纷的解决针对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和多国别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互动环节中,到场专家及律师亦对各企业代表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与会企业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对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的具体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对涉外贸易维权、善于寻求选择合适的海内外律师团队来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等措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日韩合作迎来全面重启新契机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韩国釜山同韩国外长朴振、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共同出席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时隔四年,中日韩外长会再次举行,三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加紧相关筹备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日韩三国便开始形成初步的合作框架。1999年,三国首次在东盟+中日韩(简称“10+3”)领导人会议上共同发表声明,标志着三国合作正式启动。200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作为独立的国际会议机制正式启动,不再附属于“10+3”领导人会议,三国合作自此更加系统和有序。经过多年发展,中日韩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环境保护、教育科技、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体系。2019年,三国共同发布了《中日韩未来十年合作展望》,确定了三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同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顺利签署。如今,中日韩合作已经成为东亚地区机制化程度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多边合作架构,切实服务了三国发展,造福了地区人民。

中日韩三国,在地缘上是“搬不走的邻居”,在经济上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在地区安全上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2022年,中韩、中日贸易额分别为3623亿美元和3574亿美元,日韩分别为中国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特别是RCEP签署后,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发凸显,三国在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全球价值链在东亚区域内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地区安全上,尽管有域外势力的挑拨、干扰,三国之间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但中日韩早已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实现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日韩合作发展历程表明,三国合作具有深厚基础、强劲需求、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日韩应以更进取姿态,为促进地区和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日本美化二战历史、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日韩围绕二战强征劳工受害者赔偿问题产生矛盾等影响,中日韩关系陷入困境,三国领导人会议按下暂停键。最近,中日领导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双方重申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为两国关系提供了重要政治引领。韩国尹锡悦政府也努力修复中韩关系,派出韩国总理韩德洙来华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通过行动表达对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意愿。中方也表示,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同韩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做出新贡献。不难看出,中日韩合作迎来了全面重启的新契机。

重整行装再出发,重中之重是继续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精神,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及核心利益,妥处敏感问题,维护良好双边关系,为推进中日韩合作全面重启、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中日韩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家,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应立足亚太和平发展和地区人民利益,深化区域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地区和平与繁荣。要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以三国合作带动东亚合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抵制将区域合作阵营化;当好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当好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当务之急是给形势降温,为重启对话创造必要条件,为此采取有意义行动。

当前,中日韩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呼声和意愿更加强烈。重温中日韩合作历程和成果,坚守初心、锚定方向,全面重启中日韩合作水到渠成。期待三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源:南方日报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与国家海关总署签署合作协议 港产食品输内地更便利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与国家海关总署11月27日签署合作协议,为符合要求的食品设立便利通关安排,以缩短清关所需时间,进一步保障香港输往内地食品的安全和促进贸易便利化。新措施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

合作协议首阶段涵盖饮料及冷冻饮品,但不包括含酒精类及奶类饮品;饼干、糕点及面包;以及糖果及巧克力三大类食品。实施便利通关安排的内地口岸包括深圳海关辖区口岸和拱北海关辖区口岸。

根据政府统计处资料,去年相关类别港产食品输往内地的出口货量共逾4,640万公斤,货值约28.8亿元,占同年输往内地所有港产食品总货值约75%、占输往内地所有港产货品总货值约12%。

环境及生态局指,合作协议有助对输往内地香港制造食品实现从源头监控食物安全,达致口岸便利通关的目标,并促进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食品贸易,深化两地在食物安全监管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合作协议涵盖的港产食品类别在确认符合特定要求后,内地海关对实地查验无异常但须抽样的食品,可在抽样后直接放行,无须等待检测结果,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本地相关生产业发展。

签署合作协议后,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将与国家海关总署继续商讨操作细节,包括食品标准、检测方法、抽样安排、官方证书式样等,并为推出相关措施作准备。

来源: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新政策新举措频出 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

近期,一系列标志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比如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签发启用、中外往来航班大幅增加、首列老挝粮食专列通过中老铁路入境我国等等。国内外人员往来更加便利,货物流通更加顺畅,我国高水平开放正在提质增速。

多个机场口岸迎来免签旅客

从12月1日开始,我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从原先的2个增加到8个。在原来文莱、新加坡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连日来,我国多个机场口岸迎来首批免签旅客。

12月1日,在广东深圳机场,首批50余名符合免签政策的旅客顺利入境。12月2日,在广西南宁,首批54名享受免签政策的马来西亚旅客顺利办理好入境手续,开启来华旅程。

马来西亚旅客:第一次来中国感觉特别不一样,因为这一次是免签证的,所以不用浪费时间去等这个签证办理的过程,我们大家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很好,所以会有更多的马来西亚人到中国来旅行。

新政实施后,各地边检口岸也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旅客通关顺畅。

西班牙旅客:现在更好了,免签之后,入境会更快。

意大利旅客:因为新的免签政策落地后,外国人入境中国变得更为容易了,这更具吸引力,所以可能会有更多人来到你们这漂亮的国家,美丽的城市参观。

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前往中国的航班值机柜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德国旅客 莫尔: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姿态,表明中国在对外开放,游客们去中国观光探访非常方便,即使是短途过境也不麻烦。

新举措频出 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

除了六国的单方面免签落地,还有哪些深化开放的新举措呢?聚焦我国高水平开放的提质增速。我们先来看看新政策新举措的推出带来了哪些便利。

12月1日,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正式签发启用。因加入了体现国家标识的五星元素,新版永居证又被称为“五星卡”。

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 毛旭: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批准其在境内永久居留后,为其签发的法定身份证件。

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以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政务服务领域和互联网服务领域需要证明个人身份时单独使用,无须再出示其外国护照。比如,持证人可凭“五星卡”和有效护照多次出入境,无需另外办理签证或居留证件等手续;此外,在国内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以及在国内旅店住宿,都可凭“五星卡”办理有关入住手续。在全面实现线下应用的基础上,主要互联网平台应用软件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铁路12306”“交管12123”“个人所得税”等社会公共服务、政务服务领域应用软件也已将“五星卡”纳入认可使用的证件类型。

俄罗斯籍人士 索罗宁:感觉也不一样了,自己觉得好像被肯定了,承认了我们的贡献。

新加坡籍人士 赵国全:我觉得是给予我们这些在华有点贡献、也非常想要继续居住在这里人的一个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个政策是非常的好。

多次增班 中美直飞机票价格持续下降

今年来,往返国内外不仅手续更加便捷,成本也有所降低。11月9日起,中美间直飞定期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将增至每周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今年以来,随着中美间航班的多次增班,曾经“一票难求”的机票价格开始持续下降。北京直飞旧金山的机票价格由年初的1.5万元,降至暑期9000元,9月降至8000元左右,目前查看11月价格已降至6500元。飞往纽约的机票价格也由年初的2万元降至8000元左右。上海—洛杉矶的机票价格也由年初的1.5万元,降至目前的5000元左右,价格仅为年内最高点的三分之一。

旅客:价格也还可以,应该之前疫情的时候去洛杉矶还挺贵的,但现在应该已经到快到一半的价格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通首条直飞蒙古国航线

国外航线还在持续上新,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条直飞蒙古国的航线正式开通。此条航线往返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蒙古国新成吉思汗国际机场,计划每周执行三个往返航班,航线的开通将更好地满足中蒙两国商务、旅游、求学等旅客的出行需求。客运线路丰富的同时,国内外的货运发展也再添动力。同样也是3日,首列满载老挝粮食的中老铁路老挝粮食专列,从磨憨站发车,货物在到达云南蒙自北站后发往全国各地,专列全程运行时间比公路运输会减少1至2天,运输成本也能下降20%。而且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两年来,货物运输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加到目前的14列。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达400列,货物运输辐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主要城市。

如何解读近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

如何看待近期我国高水平开放“加速跑”?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今年以来,我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前十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向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当今世界,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对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出口国,通过仅仅以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有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同时,我国已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高水平对外开放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发展的必需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链博会搭建全新开放平台 以开放促共赢

近年来,我国还全力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观展人数达到15万人次。515家参展商中,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参展商中,美欧企业占36%。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达1500多亿元。相关美国参展企业普遍表示,愿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扎根中国长期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有关商协会表示明年将组织更大规模代表团来华参展观展。

开放包容的共享平台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首届链博会上,世界500强和全球供应链体系龙头企业齐亮相。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张晓平: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这样的国际性的平台,链博会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样共同来促进我们整个大豆行业向着高质量的发展更迈进一步。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 张轶昊: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和韧性全世界都是公认的。在过去的12个月里面,我们在中国新开了两个工厂。

不少国际参会嘉宾表示,链博会“展链条、展生态”的方式还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马士基集团北亚区首席代表 彦辞:从链博会上可以看出,中国已经发展拥有了一个非常高效、非常现代化的供应链。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投资。

国际商会秘书长 约翰·丹顿:对我们来说,链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通过它提供的开放平台,来维护供应链稳定,可以促进更大的贸易,为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高水平开放提质增速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正持续不断地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久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美国政府首次率爱达荷州、佐治亚州、国家级农产品协会、农产品出口商等17家展商赴会。美国参展企业超200家,这是进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美国参展团。我国持续不断推进高水平开放,会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带来必需的产品、技术、资金等,更有助于中国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当前,全球开放的趋势已经由关税、投资准入的边境上的领域,逐渐转向产业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政策等边境后领域。尤其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借助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有利契机,对标国外先进技术和领先产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稳步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使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红利,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央视新闻

总部企业最高奖励1亿元!中山“工改十条”真金白银促招商

10月30日,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在三乡温泉宾馆开幕。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安家落户和做大做强,中山出台了促进“工改”产业园招商十条真金白银利好政策,共涉及5大方面。

支持企业落户方面:
对于落户中山的总部企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落户奖励,鼓励购买、租赁“工改”产业园厂房。如对市外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奖励达1亿元。对实缴注册资本金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最高奖励2000万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户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支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
市财政5年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每年给予最高1500万元奖励;对数字化示范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试点建设,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使用“数字贷”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予全额贴息,3年最高贴息3000万元。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方面:
对龙头企业营收突破30亿到500亿元的,给予3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经认定后实施股份制改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营收增长30%以上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增长50%以上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上市的企业,按照上市三阶段,每阶段补助200万元。加大支持企业科研创新,对企业研发项目、创新平台最高奖励达5000万元。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方面:
我市已经构建规模达11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其中助保贷业务担保金达2.5亿元。对在我市首次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总部企业,按房价的10%给予一次性购房补助,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规上工业企业提供用电用气补贴,用电最高补贴500万元,用气最高补贴300万元。至于人才补贴方面,对顶尖人才最高补贴2000万元,对特聘人才最高补贴200万元;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建设5000套人才房让人才“安居乐业”。

全方位贴近服务企业方面:
构建“中易办”企业服务体系,提供用地推介、政策服务、厂房招租、供需对接、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涉企服务,实行极简审批、并联审批、集中审批,确保项目快审、快批、快建。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执法环境,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全心全意为企业当好“服务员”。

同日,中山市“工改”招商平台正式发布。

可通过“中易办”小程序界面进入“工改”招商平台

为进一步拓展土地市场推介渠道,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中山市“工改”招商平台应运而生,旨在精准高效配置用地资源,助力项目安家落户。

该平台是中山创新推出的“一站式”“全景式”的线上招商服务应用,提供产业园招商、挂榜招商、工改政策、招商地图、用地推介、融资贷款、资讯动态等功能,是中山运用数字化改革手段助力重大项目招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来源:投资中山

粤发布“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 联动港澳共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

为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融资、融物特性,10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总体要求、发展措施、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意见。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了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目标: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明显提高,服务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以横琴、前海、南沙为集聚地,打造立足湾区、联动港澳、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融资租赁业发展高地。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突出统筹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确支持横琴、前海、南沙发挥三个重大平台建设的政策优势,建设融资租赁集聚区;支持制造业大市、沿海城市、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围绕各自产业特色发展融资租赁。联动港澳深化跨境合作,探索跨境租赁资产交易,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于海平表示,“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的出台,为广东进一步扩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丰富产融结合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制约融资租赁行业的痛点堵点,打造融资租赁聚集高地,推动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到2027年,培育一批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租赁企业,广东租赁资产规模将翻番。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获悉,“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突出统筹区域布局,充分发挥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联动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同时,针对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痛点问题,制定相对应的举措,进一步扩宽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丰富产融结合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专家看来,广东正抓住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推动租赁业成为深化金融开放创新的又一张“名片”,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的金融动力。

破解行业痛点培育龙头企业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到2027年,全省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下合称“租赁企业”)集群,租赁资产规模达到1.5万亿元以上,比2022年翻一番。

融资租赁是国际上仅次于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渠道,“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打造大湾区金融新的增长点。

根据“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广东将统筹区域布局,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具体包括:培育行业龙头,壮大市场主体;支持现有融资租赁公司合并重组,鼓励租赁企业增资扩股,增强资本实力;通过新设或整合省内现有省属融资租赁公司,高标准建设1—2家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融资租赁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设备制造“链主”企业及厂商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发展上下游产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实现专业化经营;允许符合条件的政府性产业基金参与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等。

于海平介绍,“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针对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痛点,出台具体的发展举措。

如针对部分企业反映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无法享受与银行信贷类似的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鼓励各地市在出台融资贴息、风险补偿政策时将融资租赁纳入支持范围;针对部分企业反映核销呆账困难,文件明确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参照执行《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核销呆账;针对制造业企业此前通过直租无法申请技改补贴的问题,文件明确工业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租赁方式购置设备,对符合技术改造设备奖励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相关资金支持。

据介绍,为了更好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做大做强,广东将推进建立多部门和重点地区组成的行业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行业发展问题,支持重点地区加强行业服务力量,形成专业化团队,提供政务协调等“一站式”服务。

强化产融结合服务重点产业

此次“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突出强化产融结合,主动服务重点产业。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在会上介绍,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发展产融结合模式,主要是推动产品销售和拓宽融资渠道。

在推动产品销售上,广东将推动租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融资租赁推进高端装备的产成品销售,支持工业母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推进融资租赁服务广东较有优势的直升机、船舶、汽车等制造业加速发展。

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提出大力支持租赁企业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通过融资租赁服务各类主体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技术改造升级。

在重点产业方面,“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指出,支持汽车、储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仪器设备和建筑工程、“海洋牧场”建设相关高端装备等产成品销售。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易行健表示,融资租赁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融资途径,有助于满足飞机、船舶、汽车和高端制造业的融资需求。“灵活的融资工具让企业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研发,推动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为了解决产融信息不够畅通的痛点,广东相关部门将及时向租赁企业推送省内企业重点投资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信息,举行产融对接会,畅通信息共享。

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任志宏表示,当前广东大力推进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融资租赁可以解决以技术改造为主的长期资金融通需要。

广东融资租赁与制造业产融结合的成效明显。近3年广东省融资租赁累计投向装备制造业超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25家头部租赁企业(租赁资产余额合计占全省的90%)在飞机、船舶、汽车、光伏、风能和储能等领域新投放近8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云海表示,将鼓励金融租赁公司抓住政策机遇,练好内功,不断提升服务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助力广东“1310”具体部署落地落实。

共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提出,深化跨境合作,探索跨境租赁资产交易,推动跨境租赁外汇收支便利化,突出发展跨境融资租赁,联动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

于海平表示,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广东具有市场高效、资金充裕、政策有力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15条”明确提出,支持粤港澳三地租赁企业依法合规跨境互设专业子公司及项目公司,鼓励租赁企业依法合规在港澳以发债、借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大力引入国内外头部租赁企业在湾区设立大湾区总部,做深做精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这些政策含金量高、力度大,必将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融资租赁中心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机遇。”于海平介绍。

任志宏表示,大湾区发展融资租赁可以更好地利用境外低成本的资金,实现重要领域的引进并提高国产化制造水平。

“境外资本的引入将为融资租赁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大湾区内企业的创新和扩张。”易行健认为发展融资租赁对推动大湾区经济融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平台凭借自贸试验区优势发展融资租赁已初具规模,其中南沙区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资产余额占全省融资租赁公司业务余额的47%。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金融工作局局长廖晓生介绍,南沙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供“专家+管家”一站式服务、加强专项税务服务、优化外汇管理、打造专项扶持政策等方面制定了融资租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其中对航空、航天、航运租赁业务,最高给予地方经济贡献95%奖励,扶持力度居全国前列。

易行健表示,融资租赁为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通过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技术升级,融资租赁将为广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南方日报